王若文,男,汉族,1959年1月26日生,1989年上海师范大学体育系体育理论专业、硕士研究生毕业。2000年9月三校合并后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体育部工作至今,10年来,王若文老师先后担任体育部副主任、主任、九三学社主任、区人大代表。王若文老师是体育部一名好领导、好干部。
王若文老师拥护党的基本路线,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。在二十八年的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,表现出很高的思想觉悟和上佳的敬业精神,乐于奉献,有着明确的人生追求、高尚的师德情操、强烈的责任意识、无私的奉献精神。作为教师和领导干部,他以身立教,为人师表,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。对自己要求严格,他以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,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对待体育教学、体育管理,工作勤勤恳恳,一丝不苟,在平凡的工作中,一步一步实现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人生的目标。
在体育教育过程中,王若文老师关爱学生,真诚奉献。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,尊重学生人格,热爱学生。以真挚的爱去体贴、关心、感化学生,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感受到温暖和乐趣。他凭着做人的良心,教师的责任心,把自己的爱和关怀全都给了学生,和他们交朋友,及时发现、研究和解决学生在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中新情况、新问题,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。在担任体育部教学管理工作中,用真心真情赢得学生的爱戴。如学生体育锻炼时出现运动损伤,他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,了解学生损伤情况,果断安排人员把受伤学生送往附近的医院就诊,并与家长联系说明情况,随后亲自带领相关人员前往慰问受伤学生,关心学习与生活上有什么困难,我们可以帮你做点什么,感动了学生本人和学生家长。又如社会体育专业个别学生,数学等课程基础差,进校时在学习上面临很大的困难,产生厌学思想,王老师知道后经常找他们促膝恳谈,做思想工作,调动班级骨干力量帮助他们提高学习,又联系相关老师对他们进行补课,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,提高学习成绩。通过王老师用爱心点亮了学生的心灯,使厌学生在学习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,这与王老师爱岗敬业、耐心教育、永不放弃的精神是分不开的,深受学生的爱戴。最终这些学生分别走上社会,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单位。
在教学管理工作中,王若文老师能够以身作则,率先垂范。对自己的师德、师范有很高的要求。对学生做到言传身教,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荣辱观和道德观,培养学生识别善与恶、美与丑的能力和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的能力。
在教学研究中,王若文老师治学严谨,勇于创新,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。他以体育课程改革和建设立项为契机,主持创设了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体育课程“模块化”教学体系,构建了具有校本特色的“特色普修课,兴趣选项课,康复保健课和运动训练课”四种类型体育课程模块;突显了“一术、一操”为特色的普修课,受到了校外同行专家的一致肯定。在体育教学内容结构上,体现目的性、联系性、包容性、动态性和实践性的特征;在内容选择上牢牢把握“实践性与知识性相结合”、“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的原则”、“民族性与开放性相结合”、“继承性与发展性相结合”和“统一性与灵活相结合”原则;同时,在全面发展体适能的基础上,突出有氧耐力锻炼,并将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》的内容融入其中,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。在教学方法改革上,运用传统教法基础,重视教学中的“导学和导练”指导。在继续贯彻“课内教学与课外锻炼”相结合的基础上,实现“课内教学与课外网络学习”想结合、形成互补,通过优化课内、强化课外,提高了教学效果。
王老师还带领体育部教学团队共同向前,通过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实践,他先后撰写和发表体育教学改革论文10多篇、完成课题5项、课题经费5万元。连续两年二次获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教学成果“一等奖”。 为我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作出了贡献。
在2009年担任05级人文学院社工专业(社体方向)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指导任务,人数为5人,在具体指导过程中,严格依据毕业论文写作规范,从论文的选题到构思等各个环节对学生都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指导,以最终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目的和要求,所指导的学生毕业论文优良,指导评价名列前茅。
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。这正是这位优秀教师的真实写照。他始终以“学高为师、身正为范”作为鞭策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。体现了较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,在师德方面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表率。
体育部党支部
2010年5月20日